在醫院運營方面,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檢測醫療支出中的浪費、欺詐和濫用行為,計算預約患者的到院率,合理安排醫護人員,監測床位使用率,追蹤藥物和醫療設備狀態等,為醫院決策者提供更多的決策信息。
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全球機器人出貨量逐年走高,預計2020年全球機器人出貨量達到13,2百萬個。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AI技術仍是弱AI階段,不具備自主推理能力,與市場期待存在一定距離。
智能家居現在有明顯人工智能特點的,主要體現語言交互上面——在傳統的鼠標操作、觸屏操作逐漸向語音交互這種更為自然的交互方式演進,語音交互的未來價值在于用戶數據挖掘,以及背后內容、服務的打通,以語音作為入口的物聯網時代將會產生新的商業模式。
路線圖中制定了我國自動駕駛汽車未來發展的三個五年階段需要達成的目標,而2020 年是起步期也是關鍵期——汽車產業規模需達3000萬輛,駕駛輔助或部分自動駕駛車輛市場占有率將達到 50%。。
該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不僅是為了滿足當下用戶利用圖像匹配搜索以順利查找到相同或相似目標物的需求,更是為了通過分析用戶的需求與行為,如搜索同款、相似物比對等,確保企業的產品迭代和服務升級在后續工作中更加聚焦。
智慧交通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突破口,如今無論卡口、電子警察,視頻監控是對圖像和視頻數據進行語意化和結構化處理最成熟、最完整、應用深度最深的領域。[詳細]
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在最近幾年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詳細]
智慧街道可以理解為智慧社區的“放大版”,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突破,由社區到街道的管理,成為目前發展中心。[詳細]
智慧工廠的核心理念為智能化、柔性化,基于互聯網數字技術和大數據,將“智能生產”應用于工業生產的全過程,包括物聯網管理、生產線流程、3D打印、人機互動,實現一個智能化、高效化的操控。[詳細]
據IDC《中國智慧園區市場現狀與預測分析,2019》,中國智慧園區建設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2019年數字化投資超過1600億元,未來三年增長近20%。[詳細]
智慧校園指的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化環境,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詳細]
智慧工地是“互聯網+”理念與傳統建設工程領域的深度融合,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詳細]
近年來,隨著全球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倉儲物流連接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傳感器、射頻識別、定位系統等技術手段不斷更新升級,大量倉儲設施通過傳感器接入互聯網。[詳細]
近年來,基于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前沿技術,已經有多家銀行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智慧銀行網點。[詳細]
在全球范圍內,智能汽車技術趨于成熟,自動駕駛汽車臨近商用,寶馬、奔馳、谷歌等著名企業開始市場布局。[詳細]
清華大學教授——蘇光大
2020年,OFweek維科網舉辦了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大會,有力促進了我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期待2021年人工智能軟硬件協同發展的成果斐然。
云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周曦
2020年是對于我們來說都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人工智能行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云從人努力拼搏下,云從科技正在大步向前。
深圳優艾智合機器人CEO——張朝輝
疫情催化了產業數字化和智能化速進程加快,移動操作機器人作為打通智能制造和智能維保的物質流與信息流的關鍵一環,必將在這一次產業變革中發揮巨大作用。
深圳云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陳寧
回首過去的2020年,有太多“鼠”不盡的曲折和心酸,云天勵飛也在逆境中前行,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深圳科衛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何英
2020年,深圳科衛面對今年的疫情大考,積極發揮平臺優勢,迅速集結了各方善的力量,聚光成炬,用科技硬核點亮了希望的曙光。
深圳市歡創科技有限公司CEO——周琨
“應變”成為了科技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生存之道。在面對紛繁復雜的不確定性因素和危機涌動的市場,中國創業者們學會了從容應對。
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CEO——陳海波
面對未來,我們希望通過培育AI綜合生態沃土,打造生態圈的方式,賦能各產業。
碩橙(廈門)科技有限公司CEO——莊焰
轉眼2020年過去了,疫情還未能全面控制,但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矽赫科技CEO——洪鵬達
2020年是不平凡而又充滿挑戰的一年,在新冠疫情這場戰疫中,人工智能在無接觸式快速檢測、防疫服務機器人、醫院的醫療診斷和藥物研發,充分發揮AI賦能效應。
澳鵬數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田小鵬
2020年是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一年,AI不僅在“科技抗疫”中大顯身手,更被列為國家新基建的重點領域。
浙江宇視科技副總裁——張浙亮
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AI、云計算等技術為行業注入活力,AI技術正從規?;?、工程化走向普惠化。
上海云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副總裁——史文華
2020年,是人工智能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和義務的重要一年。
北京康力優藍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博韜
2020年,全球被迫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考,不過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
坎德拉(深圳)科技創新有限公司品牌總監——張文藝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坎德拉將積極投身到“新基建”的協同創新浪潮中,繼續發揮機器人的功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