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2:《2022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國船舶(600150)、振華重工(600320)、亞星錨鏈(601890)、巨力索具(002342)、中集集團(000039)等。
本文核心數據: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產業鏈、海洋工程裝備進出口數據、海工裝備制造業營收、海工項目數據
行業概況
1、 定義
海洋工程裝備是指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時使用的各類裝備。海洋工程裝備主要分為三大類: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海洋浮體結構物和其他海洋資源開發裝備。核心是海洋資源開發裝備,主要指用于海洋資源勘探、開采、加工、儲運、管理及后勤服務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裝備、輔助性裝備,包括各類鉆井平臺、生產平臺、浮式生產儲油船、卸油船等。
2、產業鏈剖析:中游為產業鏈核心環節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上游環節主要為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和原材料支持,所用材料主要是鋼材。海工裝備設計是整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鏈中技術含量最高的環節,目前,歐美國家在海洋工程裝備設計領域占據壟斷地位。中國海洋裝備設計企業主要有新成立的中國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以及天海防務等上市公司。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方面,代表性的企業有中國船舶、海油工程、振華重工、中集集團等。油田服務中,代表性企業有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杰瑞股份、中信海直等。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階段
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從20世紀60年代發展至今,主要經歷了4個階段。1966-1989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處于起步階段,相繼建成第一座鋼結構導管架、成第一座自升式鉆井平臺、第一艘雙浮體鉆井船等設備,為中國海洋資源利用打下了基礎。1990-1999年,受全球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低迷的影響,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市場發展緩慢。海工產品較為單一,主要是淺水油氣開發設備。2000-2015年,政策推動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國內高端產品開始起步,進一步縮小與歐美的差距。2016年以來,人工智能等技術飛速發展,環保政策深入人心,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也進入了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
2015年以來國家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的決心日益堅定,海洋工程裝備作為海洋資源開發的重要裝備,也被寫進多項政策中,包括《中國制造2025》、《“十四五”規劃綱要》等。
行業發展現狀
1、海洋工程裝備進口金額逐漸增加,出口金額逐漸減少
目前,中國進出口的海洋工程裝備產品主要包括浮動或潛水式鉆探或生產平臺、多用途船等。據海關數據顯示,2019-2021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進口金額逐漸增加,出口金額逐漸減少。2021年進出口金額分別為24.72億美元和61.84億美元,進口較2020年增長27.89%,出口下降8.28%。
2021年,從產品結構看上,燈船、消防船、起重船等不以航行為主的船舶占比最高,達到66.82%,其次是浮動或潛水式鉆探或生產平臺,占比達到27.43%,其他產品如拖輪頂推船等占比為5.75%。
從出口產品結構看,2021年出口海洋工程裝備中浮動或潛水式鉆探或生產平臺的金額占比最大,達到36.11%。其次是機動多用途船,出口金額占比為19.96%。載重量≤10萬噸的成品油船以及燈船、消防船、起重船等不以航行為主的船舶出口金額占比分別為14.95%和14.21%。
2、中國海工裝備制造企業營收持續增長
2018-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制造業營收整體呈上升趨勢。2020年以來,海工裝備制造企業抓住海上風電發展黃金期,積極承接風電安裝船等項目,同時積極推動海工裝備“去庫存”,經營狀況有所好轉。2020年全國海工裝備制造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40億元,同比增長19.3%。2021年1-11月,中國海工裝備制造企業營收為544億元,同比增長41.9%。初步統計,2021年全年,中國海工裝備制造企業將達到615億元左右。
下游:海洋油氣工程項目建設情況
1、新增海洋工程項目波動變化
2016-2020年新增海洋工程項目波動變化,從2016年的1110項下降至2018年的最低值426項后,近年來海洋工程項目持續增長,2020年達到847項。初步統計,2021年海洋工程新增項目仍將增加,在889項左右。
2、海洋油氣開發增加值波動上升
隨著各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資源的需求量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水漲船高,部分企業開始將目光轉移到儲量更大,開發前景更曠闊的海洋油氣上來。2016-2021年中國海洋油氣增加值波動上升,2021年達到1618億元,較2020年增長8.30%。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沿海區域海工裝備代表性企業居多
從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代表性企業區域分布看,東南沿海區域的企業數量較多,其中上海、江蘇、廣東、山東等地是中國海工裝備制造企業的主要聚集地。
2、企業競爭:中國船舶海工制造相關業務營收遙遙領先
從中國海工裝備代表性企業海工裝備制造業營收情況看,2021年營收規模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中國船舶、中集集團和巨力索具,其中中國船舶海工制造相關業務營收超過500億元,營收規模遙遙領先。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技術創新趨勢:深水作業能力提升、高端制造能力提升以及智能化發展將成為主要趨勢
從海工裝備技術趨勢看,未來主要在三個方面有較大的發展。第一是深水作業能力的提升,鉆井平臺、深吃水立柱式平臺(SPAR)等裝備的作業深度將更近一步,深水區與作業難度將進一步下降。在高端產品方敏,中國高端海工產品如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等裝備制造技術進一步提升,逐漸降低與歐美、日韓龍頭企業的差距。另外,海洋工程裝備的智能化趨勢將更加凸顯,深海機器人等產品將層出不窮,海洋工程裝備與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結合將為深海作業提供更多幫助。
2、市場前景預測:到2027年市場規模預期將超過800億元
根據《“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等政策,接下來的幾年時間,中國將著力提升海洋工程裝備自主研發能力,在高端海洋工程裝備市場持續發力。未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在堅持技術引領、智能制造的情況下,中國海工裝備技術水平將不斷提升,全球市場份額不斷加大。根據歷史數據和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到2027年中國海工裝備市場規模將達到824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原文標題 :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最新活動更多
-
7月15日立刻參加>>> OFweek2023中國優.智算力年度評選
-
即日-8.8免費報名>> 《2023云計算與通信5G類優秀產品&解決方案合集》
-
8月28-30日立刻參加>>> 2023全數會-云計算與通信5G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福祿克光伏&電子制造業爐溫跟蹤系統白皮書下載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奧林巴斯-超聲相控陣&全聚焦檢測技術詳解及應用在線研討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聯想智慧中國行|聯想商用IoT新品發布會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