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市獲得四部委通報表揚,做對了什么?
撰文 | 維小尼;編輯 | 郭郭
→這是《環球零碳》的第626篇原創
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是哪個?北京?上海?深圳?無錫?蘇州?杭州?當然都不是,而是位于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市。
在全國人民看來,這多少有點意外,但在內蒙古自治區之內,鄂爾多斯人均GDP“霸榜”的事情,已經有很多年了。
以2022年為例,鄂爾多斯GDP總值5613億元,常住人口220萬,人均GDP達到25.8萬元,高于無錫的19.8萬元,北京的19萬元,蘇州的18.6萬元,深圳的18.3萬元。
如果折算成美元,按照2022年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6.7261計算,鄂爾多斯的人均GDP是3.82萬美元。而當年日本的人均GDP為3.436萬美元,韓國3.359萬美元,從數據上看,鄂爾多斯已超越日本、韓國,妥妥地提前進入發達國家水平。
面對鄂爾多斯的隱形“壕”,網友開玩笑說,想了解過去三十年中國的變遷,要去深圳看看;想了解最近十年中國的變遷,一定要去鄂爾多斯走走。
作為一個非沿海的內陸城市,鄂爾多斯的經濟表現為什么這么強?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家中有礦”
鄂爾多斯是一個礦產資源非常富集的地方。坐擁全國二分之一的高嶺土(不是稀土哦),三分之一的天然氣,六分之一的煤炭,五分之一的羊毛。所以,形容鄂爾多斯的金字招牌,有一個高度概括的說法,叫“揚(羊毛)眉(煤炭)吐(高嶺土)氣(天然氣)。
就是一個這么有錢和有礦的城市,最近幾年卻一直想著怎么轉型,這確實需要一點魄力和前瞻。為此,鄂爾多斯還被評為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優秀城市,而且獲得國家四部委的通報表揚。
一座曾經的“煤都”,一不小心成為產業轉型典范,成為綠色新工業革命的先行者,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 在35個示范區城市中排名第2位
任何一座靠礦產資源發展起來的城市,都會面臨資源枯竭和“坐吃山空”的困境,近有中國東北的阜新、盤錦、遼源等城市為鑒,遠有德國魯爾區、法國洛林礦區等歷史案例。
所以,為了未雨綢繆,國家發布了系列政策支持老工業與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
2016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和《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管理辦法》,確定了遼寧中部(沈陽-鞍山-撫順)、吉林中部(長春-吉林-松原)、內蒙古西部(包頭-鄂爾多斯)、河北唐山、山西長治、山東淄博、安徽銅陵、湖北黃石、湖南中部(株洲-湘潭-婁底)、重慶環都市區、四川自貢、寧夏東北部(石嘴山-寧東)等12個城市(經濟區)為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里面包括20個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
為了跟蹤效果,五部門每年都會對示范區建設進展和效果進行年度評估,并建立健全評估考核獎懲激勵機制和動態調整。
今年的評估結果已出爐。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關于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2022年度評估結果及2023年重點工作的通知》,公布2022年度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評估結果。其中山西長治、內蒙古包頭和鄂爾多斯、安徽銅陵等7個城市被評為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優秀城市。
鄂爾多斯不僅是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優秀城市之一,還被評為在重點領域(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的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城市,獲得國家四部委通報表揚。
評估認為,內蒙古西部(包頭—鄂爾多斯)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積極構建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基地,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促進產業由集聚發展向集群發展全面提升,2022年度各項工作成效顯著,經濟發展各項指標表現突出。
其中,鄂爾多斯市立足資源稟賦,以伊金霍洛旗蒙蘇經濟開發區為載體,打造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零碳電池工廠儲能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全面投產,初步構建以“風光氫儲車”為核心的綠色能源供應體系。在35個示范區城市(區)中評分排名第2位,2022年度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評估結果為優秀。
02 零碳產業園成為轉型抓手
鄂爾多斯的產業轉型,也是內蒙古轉型的一部分。鄂爾多斯的煤炭產量占到全國的1/6,而整個內蒙古的煤炭產量超過全國的四分之一,達到26%。
煤炭產業是碳排放最高的行業之一。在全國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轉型”背景下,內蒙古的轉型,不僅關系到自治區內像鄂爾多斯、包頭等資源型城市的新出路,也有來自國家“能碳雙控”的壓力。
在2022年兩會上,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的石泰峰就談到了內蒙古如何加快推進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綠色低碳轉型的內容。
石泰峰認為,“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扮演的角色正在從生力軍向主力軍轉變。發展新能源,必須強化系統觀念、鏈式思維,一體推進“風光資源”開發、產業鏈延伸配套和場景應用拓展,統籌布局調峰電源、電網設施、儲能裝置、氫能項目,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和運維服務業,不能再走“挖煤賣煤”“發電賣電”的老路。
發展新能源,內蒙古有先天優勢。內蒙古的風能資源居全國第一位,太陽能資源居全國第二位,發展現代能源經濟優勢得天獨厚,這為煤基清潔轉化、非化石能源利用等技術的研究推廣提供了絕佳“試驗場”。
但如何做到不走“發電賣電”的老路呢?這就需要解決風光等新能源的消納問題。
鄂爾多斯因地制宜,攜手遠景科技集團,選擇了零碳產業園模式。
鄂爾多斯的零碳產業園,于2022年4月建成投產,是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這個零碳產業園創新地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零碳數字操作系統和綠色新工業集群三大支柱,到 2025 年助力當地實現 3000 億元綠色新工業產值,創造 10萬個綠色高科技崗位,實現1億噸二氧化碳年減排目標。
零碳產業園模式,可達到“一石三鳥”目標。
一是解決了當地豐富的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問題,避免了長途輸送綠電帶來的損耗以及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二是零碳產業園承擔工業降碳的重任。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雙碳”轉型目標,要求經濟的科技含量要提高,能耗和碳含量要降低。工業園區雖然貢獻了30%的經濟,但工業能源消費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66%,工業碳排占中國總碳排放量的68%。零碳產業園建設抓住了工業脫碳的“牛鼻子”。這也將為中國制造走出去提供“綠色通行證”,提高國際競爭力。
三是零碳產業園是中國區域均衡發展的重要載體。中國西部地區擁有全國80%的風能、90%的太陽能潛能。零碳產業園以綠色工業為抓手,利用“新能源+”發展新工業體系,將延伸可再生能源生產地區價值鏈,促進當地經濟繁榮發展,在協調東西部共同發展和縮小東西部差距發揮重要作用,為實現共同富裕開辟新路。
03 首個零碳產業園地方標準
為了扎實推進零碳產業園落地,形成可執行、可參照、可復制的規范標準,內蒙古自治區依托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建設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實踐經驗,于3月8日發布了《零碳產業園區建設規范》地方標準,并在4月28日正式實施。
這是目前第一套由地方政府發布的零碳產業園系列地方標準,填補了國內在零碳園區建設、綠色電力評價領域的標準空白,這對于推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快速發展,進而促進自治區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支撐作用,也使得低碳/零碳產業園在全國、全球的快速復制有據可依、有的放矢。
目前,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已入選COP27《2022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并作為唯一中國案例被寫進世界經濟論壇《產業集群向凈零排放轉型》報告,為推動產業集群零碳轉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貢獻中國智慧。
當然,鄂爾多斯在產業轉型方面,還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比如鄂爾多斯構建集能源生產、裝備制造、應用示范于一體的“風光氫儲車”全鏈條產業集群。計劃 “十四五”末“風光氫儲車”產業總產值超 5000 億元,建成世界最大的光伏產業基地、最大的儲能產業基地、最大的氫能產業基地、最大的新能源重卡基地。
鄂爾多斯兩個千萬千瓦級國家大型風光基地相繼獲批,全球最大規模的“沙戈荒”風光基地開工建設,全區首片大尺寸光伏組件、首套現代化氫燃料電池電堆下線,首家綠電制氫加氫儲氫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用,2022年實現新能源產業投資增長113.6%。
一場綠色新工業革命,正在以鄂爾多斯、包頭等為中心的北疆城市展開,這里百億千瓦級的風電光伏資源,不僅足夠推動整個中國經濟的零碳轉型,在這個基礎上更有機會打造一個面向未來的綠色新工業體系。
(參考文獻詳見公眾號環球零碳)
原文標題 : 這座城市獲得四部委通報表揚,做對了什么?

最新活動更多
-
8月28-30日立即報名>> 【線下展會】2023 WAIE 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展
-
8月28-30日立刻參加>>> 2023全數會-云計算與通信5G展
-
9月5日立刻參加>>> OFweek2023中國優.智算力年度評選
-
即日-11.30免費報名>> 《2023云計算與通信5G類優秀產品&解決方案合集》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物聯網與人工智能行業年度評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OFweek 2023 廣州元宇宙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