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母基金誕生,重慶這座城市的產業之戰
前言:
基金強,則資金聚;投資強,則產業興。今年以來,相關的專業化、產業化、規;幕鹁仃嚂懤m涌現,推動地區產業轉型升級。
作者 | 方文三
圖片來源 | 網 絡
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成立
5月19日,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成立大會暨投資峰會在重慶舉辦,總規模達2000億元的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重磅發布并正式授牌。
母基金的成立,旨在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充分發揮基金放大資本和撬動產業作用,全力助推重慶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
中金資本、高瓴、紅杉中國、達晨財智、深創投、IDG資本、君聯資本、春華資本、基石資本、同創偉業、毅達資本、國科投資、中科院創投等數百余家投資機構集結,陣容龐大。
重慶市方面期望,借此2000億元母基金,力爭通過放大形成超6000億元的產業基金集群,并帶動超萬億元的重慶先進制造業投資。
重慶母基金在投資運作方面的五大特點
①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采用[子基金+直投]模式運作。
②突出重點領域:聚焦重慶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與頭部投資機構、產業方共同組建子基金群;
③突出重點企業:主要關注有意到重慶發展的市外先進制造業重大項目,重慶先進制造業鏈主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科創型企業、擬上市企業、制造業產業生態鏈關鍵環節等重慶企業。
④突出放大撬動功能:母基金通過成立行業基金、區域基金、專項基金進行投資或者進行直投;子基金通過引入社會資本放大基金規模,為企業提供資金賦能。
⑤突出市場化運作:管理費、超額利潤分配以及項目定價、估值、退出等按市場化規則運行。
形成本地特色的股權構架,未來國內投資潛力地區
一個母基金項目投資的成敗,關鍵在于GP的水平,更離不開GP與LP的配合與默契。
好比一對情侶,是永遠地過著戀愛期,還是走進婚姻的圍城。
今年4月,重慶市產業投資基金完成了更名、GP變更、LP變更等一系列操作。
重慶市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更名為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合伙企業。
GP由重慶市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變更為重慶渝富資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經過這一系列調整,形成了[渝富+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新區]的股權構架。
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由重慶渝富控股集團、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重慶高新開發建設投資集團、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作為LP出資組建。
大會現場,渝富控股集團同18家投資機構、5家產業企業、3家金融機構完成簽約。
涵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高端電子、智能終端和裝備、先進材料、綠色食品、生物醫藥、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多個產業領域。
渝富基金公司系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專業化基金管理公司,重點圍繞戰略新興產業、國企改革、資本市場、并購重組等領域開展投資。
目前,渝富基金公司累計發起設立基金超30支,累計基金規模1700多億元。
從中國地圖來看,股權投資匯聚地是北京、長三角、大灣區,沿海城市占了整個中國VC/PE投資80%以上,甚至85%。
而未來增長最快、最有潛力的就是以重慶、成都為起點的長江線,以及長江流域的湖南、湖北、安徽。
總體而言,未來中國投資就是沿海線和長江線,這兩條線占到整個投資市場90%甚至95%以上。
如今沿海產業尤其是制造業的外溢效應明顯,這對重慶來說都是機會。
西部支點城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的三步棋
根據近期各地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2年,中國城市GDP排名前五名的城市為:上海(44652.8億元)、北京(41610.9億元)、深圳(32387.68億元)、重慶(29129.03億元)、廣州(28839億元)。
①結合優勢產業:重慶作為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和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工業一直在重慶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較大的體量。
重慶市擁有八大支柱產業,分別為汽車、摩托車、電子、裝備、醫藥化工、材料、消費品和能源產業,優勢領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目前正在努力結合自身優勢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汽車領域植入滲透。
②利用區位優勢:成渝地區是[東數西算]工程啟動建設的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之一,重慶發展數字經濟有先天優勢。
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連接點上,區位優勢突出,具有顯著的戰略地位。
在2015年就設立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引入社會資本共同參與,投向電子核心部件、物聯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2021年,中央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旨在加快推動成渝地區形成有實力、有特色的雙城經濟圈。
成渝兩地互相競爭、互相合作,發揮出城市群的聯動作用和集聚作用。
2022年1月,重慶和四川10家國企協作聯動,共同設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基金,重點支持國家和雙城經濟圈產業發展方向,重點培育集成電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
2022年,重慶市高新技術產品保持高速增長,光伏電池增長40.1%,工業機器人增長31.8%,服務機器人增長19.5%,液晶顯示模組增長21.4%,電子元件增長5.7%,集成電路圓片增長9.4%。
③打造科創體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打造高效能科創體系,建設科創核心承載區。
市科技局正快馬加鞭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爭取張江國家實驗室集成電路重慶基地落地,著力建設金鳳實驗室、明月湖實驗室等[重慶實驗室],加快創建輕金屬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2023年3月,重慶市兩江新區設立200億元高質量發展產業投資基金,聚焦重點產業科技創新和重大項目進行投資引導,力爭撬動社會資本打造600億基金集群。
產業投資邏輯轉變,“基金矩陣”正在興起
當前,政府推動產業投資的邏輯也正逐漸從扶持單一的國資投資平臺、單一基金,向推動打造基金群[航母艦隊]轉變。
這背后反映了引導基金對引導市場資源發展產業、招商引資上向專業化、市場化方向的轉變。
自2022年末至今,各地爭相設立打造矩陣化的[基金集群],千億級基金叢林頻現,[基金矩陣]概念正在興起。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包括政府引導基金在內的中國母基金全名單共包括350支母基金,目前總管理規模達45681億元,相比2021年底增長24.82%。
而近半年來,國內各省市爭相設立千億產業母基金。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9日,中國母基金規模超過5萬億。
目前,國資成為市場上最大的出資方,但今年以來,各地方政府政策性資金逐漸成為出資主力。
結尾:
這一輪的全球化紅利已經結束了,全球化變成了[圈層化]。
中國發展的基本范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以前是一門心思高速發展、增速優先,更多強調內循環、更多強調安全、更多強調可持續發展。
未來,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才是最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部分資料參考:投資界PEdaily:《重慶2000億母基金來了》,36氪重慶:《重慶成立2000億產業母基金,吸引中國半個創投圈》,兩江財經:《重慶大動作!震動半個投資圈,到底意味著什么?》,貼地飛行的余皮:《重慶的家底兒到底如何?》
原文標題 : AI芯天下丨深度丨2000億母基金誕生,重慶這座城市的產業之戰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6.30立即報名>> 物聯網與人工智能行業年度評選
-
7月15日立刻參加>>> OFweek2023中國優.智算力年度評選
-
即日-8.8免費報名>> 《2023云計算與通信5G類優秀產品&解決方案合集》
-
8月28-30日立即報名>> 【線下展會】2023 WAIE 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展
-
8月28-30日立刻參加>>> 2023全數會-云計算與通信5G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OFweek 2023 廣州元宇宙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