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百億級大項目的含金量
◎文 | F.Lin.
◎編輯 | 小木
抓大項目、好項目,青島比任何時候都急迫。
今年一季度,青島交出了一份差強人意的答卷。但其中的隱憂是,投資增速為6.2%,仍然低于山東全省6.5%的增速。
從2020年到2022年,青島投資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低于山東全省。
跟自己比有進步,跟全省比仍然落后,可以看出青島抓投資工作之艱難。
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實際上,早在2022年年底,青島就提前公布了2023年520個市級重點項目大名單。其中,大項目數量的增加讓人眼前一亮,總投資100億元以上的產業項目14個,50-100億元的產業項目29個,分別同比增加5個、19個。
但這枚硬幣的另一面是,青島這些百億級產業大項目,雖然的確算得上實打實的產業好項目,但跟先進城市相比,在落地進度上,在兌現力度上,在投入產出比上,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今年3月17日,青島全市“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總結暨“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動員大會上,直接將營商環境好壞跟招商引資質量和市場主體滿意度掛鉤。
青島開出營商環境優化提升這劑猛藥,目標就是抓住大項目的含金量這個突破口,進而給城市高質量發展帶來持續的動力。
1
這兩年,青島投資持續承壓。
2022年,青島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4.5%,低于全省1.5個百分點。
在副省級城市中,2022年深圳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4%,成都固投增速為5%,寧波增速10.4%,西安增速10.5%……
客觀說,青島投資增速低迷,受房地產影響的確比較大。
2022年,青島房地產投資增速為-9.7%,比整體投資增速低了14.2個百分點。
在這種情況下,青島只能將投資的發力點放到基礎設施建設、低效片區開發和新興產業導入結合、先進制造業大項目等領域。
2022年,青島全市380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800億元以上,達到年度計劃的150%以上,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940個。其中,新簽約總投資50億元以上大項目75個。
這其中,不乏一些重量級大項目開工、投產。比如,總投資130億元的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開工建設,總投資130億元的奇瑞超級工廠實現整車下線,總投資81億元的京東方移動顯示模組制造工廠、總投資160億元的融合光電顯示新材料項目順利投產……
進入2023年,青島各區市也在暗中較勁,在各自政府工作報告中紛紛定下引進百億級大項目的目標。
市南區:新注冊億元以上項目超110個,其中50億元項目2個、100億元項目1個。
西海岸新區:引進50億元以上項目16個。
城陽區:全年引進50億元項目5個、過億元項目120個以上。
膠州市:力爭新簽約項目400個以上,百億級項目10個以上。
2
但要想引進一個含金量高的百億級大項目,并不容易。
項目“大”只是一方面,項目本身的質量更為關鍵。
根據公開報道,青記整理了一批投資金額達到百億級規模的重量級大項目。
從行業分布來看,青島的百億級大項目在集成電路、虛擬現實、新型顯示、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領域都有覆蓋,同時也涵蓋了家電、紡織服裝等傳統優勢產業和部分現代服務產業。
整體而言,青島在新興產業方面仍然存在標志性引領性重大產業項目儲備不足、規模偏小的困境。
相比之下,深圳、寧波、無錫等城市,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的投資,一直都居于比較重要的位置。
比如,根據《深圳市2023年重大項目計劃清單》,2023年度深圳計劃安排重大項目830個,總投資約3.6萬億元。其中,現代產業類項目247個,年度計劃投資898.9億元,占比32%。涉及多個半導體項目,包括華潤微深圳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建設項目、中芯國際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鑫巨半導體先進光刻制程濕法設備生產項目等。
再比如,一直緊追青島的無錫。
2022年,總投資100億元的長電微電子晶圓級微系統集成高端制造項目在無錫開工建設。根據官方報道,該項目是我國集成電路封測和芯片成品制造行業生產技術水平最高、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大型智能制造項目。
再進一步看,青島這些總投資百億的大項目,投資周期大多比較長,分數年完成,單年投資額并不如想象中的高。
2022年6月,賽輪集團發布公告,擬在西海岸新區投資150億元,建設“3000萬套高性能子午胎與15萬噸非公路輪胎”。
這個輪胎項目建設周期為5年,共分五期建設,五期的投資金額最低13億元,最高40億元。
再比如,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城陽區共同建設的中電科青島科技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110億元,但首期計劃總投資24億元。
同樣是分期建設,比亞迪在西安的投資力度就顯得比較緊湊。
2023年,總投資130億元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二期項目開工,其中年度計劃投資將達到80億元。
還有一項更關鍵的指標,從項目投入產出比和對城市經濟的帶動來看,青島的百億級大項目也需要提高。
比如,總投資100億元的青島虛擬現實整機和光學模組項目,項目一期預計2023年9月底建成投用,當年可實現產值約50億元。
對比來看,無錫的力神動力電池研發總部及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112億元,全部達產后預計年銷售達150億元,年綜合稅收10億元。
此外,青島一些百億級大項目,還存在基礎設施建設占比高的問題,部分投資體量較大的項目,實際上包含了配套建設道路、給排水、供熱、供氣、綠化等基礎設施項目。
3
問題客觀存在,但青島這兩年的確吸引了一批推進力度大、產值高的重量級項目。
奇瑞汽車青島基地項目于2022年11月18日整車下線,從一片荒地到一座“超級工廠”,只用了17個月,創造了“青島速度”。
“奇瑞青島工廠是奇瑞集團‘十四五’期間在全國范圍布局的幾大超級工廠之一,也是最先建成、實現量產的超級工廠。
去年下線的星途“瑤光”,2023年預計產量5萬輛,產值約100億元。同時,目前青島工廠已啟動新能源車型項目,力爭2023年底投產。
還有,近年來頻頻落子青島的中國汽車與裝備制造產業的濰柴集團。
2021年12月31日,青島市政府與濰柴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明確濰柴動力全球未來科技研發中心、濰柴動力(青島)科技孵化中心、濰柴(青島)海洋裝備制造中心等項目落地。
2022年2月8日,濰柴(青島)海洋裝備制造中心便在西海岸新區開工建設,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
時隔7個月,投資100億建設濰柴(青島)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項目,在簽約當日同時開工。最新消息顯示,該項目將于2023年6月竣工投產。
這些落地效率高、投產速度快的制造業大項目,不僅不足了青島缺少重量級大項目的短板,更可以為青島工業產值帶來實實在在的增加。
據奇瑞青島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奇瑞青島基地達產后,年產值將達600億元。
去年7月開工建設的金能可降解塑料和環保新材料項目,項目一期總投資213億元,主要建設年產22萬噸可降解塑料項目和85萬噸環保新材料項目,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38億元,稅收29億元。
對于青島整體經濟來說,需要更加注重簽約時兌現力度,簽約后的項目力爭早開工、早投產,尤其要體現在15個新興產業專業園區建設中,這是青島經濟的未來希望所在。
一方面,一定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尤其是對集成電路、虛擬現實、新型顯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不管領導班子如何變換,都應該將全市優勢資源聚焦在這些產業以及相關的專業園區建設上;
另一方面,要嚴格目標導向,注重落地進度和兌現力度。青島一些看似百億級的大項目,建設周期拉得太長,同時投產之后距離目標承諾差距太大,這些教訓都應該引起重視。
原文標題 : 青島百億級大項目的含金量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6.30立即報名>> 物聯網與人工智能行業年度評選
-
7月15日立刻參加>>> OFweek2023中國優.智算力年度評選
-
即日-8.8免費報名>> 《2023云計算與通信5G類優秀產品&解決方案合集》
-
8月28-30日立即報名>> 【線下展會】2023 WAIE 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展
-
8月28-30日立刻參加>>> 2023全數會-云計算與通信5G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OFweek 2023 廣州元宇宙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