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遲到的歉意”,消費者會買單嗎?
即使滴滴實力不如過往,但老人常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新晉選手和老江湖之間,萬億賽道,誰主沉浮。
集團被罰80.26億元,滴滴董事長兼CEO程維、總裁柳青也各被罰100萬元。網友們說,這是對于滴滴最輕的處分。
從2021年7月網信辦要求下架滴滴APP到同年年底紐交所退市至今,為期一年有余的滴滴事件終于落下帷幕。
盡管在此之前世人總會對滴滴事件的最終結果進行各類有趣的猜想,為滴滴和程維做著最壞的打算。但以罰款作為結果是意外的,80.26億元的罰款金額也令人直呼,“如今的錢,根本不值錢了!
80.26億元,算貴嗎?
把時間回調一下,2021年7月國家網信辦會同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進駐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那刻起,外界就該明白滴滴此事事并不能以普通邏輯去思考。
通報中提及了“因涉及危害…….”,但是對于處罰而言僅僅停留在被罰的80.26億元、以及對于高管的處罰。所以外界也在猜測,讓它其重新調整業務屬性......這樣的舉措讓看客對于滴滴的未來充滿想象。
在滴滴受限的第一天,就有消費者反應,“以前打車總是滴滴,認真整理了才發現,原來自己除了滴滴還用了高德地圖里的打車服務,還有嘀嗒出行,曹操出行,享道出行,T3出行等等!
回顧當下的市場,在滴滴“停滯”的這一年里,出行市場正在加速前進。
6月的出行數據顯示,國內網約車目前最大規模是專、快車,租車以及順風車,總體市場規模達到3678億,月度活躍用戶1億,活躍司機2052萬,滴滴仍然保持著第一的位置。
背靠各大傳統車企的出行平臺在滴滴出事后,進行了新一輪的“地區圍剿戰”。
在有效資料中,從3月開始,曹操出行、享道出行和T3出行訂單量環比上升。因為滴滴的失利,其他平臺有了更多出擊時機。
除了安排更多車輛,給予用戶優惠政策外,更多出行業務對“業務能力”進行了調整,例如享道和曹操出行的員工入職手冊中就規范提出:文明行車的禮貌要求,司機們還會進行定期的培訓,總結以及分享等。
像高德地圖打車采用的聚合打車模式,多派給的車輛空間會更大,雖然五花八門的平臺派車收取費用各不相同,但服務態度卻可以打上高分;ㄥX坐車所需要的服務感,可以在這里找到。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滴滴早前不文明行車事件早被社會詬病太久,這也無疑成為滴滴不被大家看好的重要原因。
也正因為不斷的整改、道歉、監督之下,滴滴APP正在從一個差等生努力成為一個可以被大家接受的正面形象,此后滴滴變得謙遜了許多。
在針對本次網信辦的處罰要求時,滴滴用詞也極為謹慎、謙虛,像是一封上世紀的投名狀。
“對此我們誠懇接受,堅決服從,嚴格按照處罰決定和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我們真誠地感謝主管部門的檢查和指導。服務好每一位乘客、司機師傅和合作伙伴,實現企業安全健康可持續發展!
但被看作是“遲到的歉意”,消費者會接受嗎?
后滴滴時代
事已至此,滴滴還能回到從前嗎?
數據顯示,在滴滴出行業務中(國內出行業務、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國內出行占比高達93%,是滴滴的主營業務。
不過在國內市場很難講,因為除了諸多孵化而來的出行平臺會對滴滴產生直接競爭對抗外,更為重要的是,市場和用戶的選擇面會逐漸“多樣化”。
所以在其他競爭平臺一系列瘋狂地砸錢擴張之下,滴滴的艱辛在所難免。
在2021年整年內,美團打車APP高調回歸,曹操出行順利完成B輪融資,T3出行更是融資77億元。而滴滴在下架半年后,網約車日訂單量減少了20%,在網約車市場中的份額由此前的9成下滑至7成,顯而易見滴滴司機正在流失中。
當然不止滴滴,出行行業必然會經歷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行業分析師也曾對此解析,“國內出行市場的增長空間已然逼近天花板!
在業界看來,這無疑給后來者建起高墻,而滴滴長年累月的市場占比也非一朝一夕可以瓦解,甚至其已經為自己的市場份額筑起護城河,后來者想要追上,也并非易事。
即便后來者美團、曹操打車還是嘀嗒出行、首汽約車等平臺都在努力搶占市場份額,但在網約車市場份額中,滴滴依舊是老大。
而出行市場的紅利仍吸引著各路資本繼續逐鹿。
近日爆出,華為和騰訊將入局出行市場,這兩位大佬趕在滴滴被罰前后入局市場,這番舉措也是耐人尋味。而騰訊不僅是滴滴的股東,還投資過如祺出行、T3等出行平臺。
騰訊的有備而來,顯得格外矚目。
如今在微信“出行服務”欄目中,可以看見“打車、叫代駕、充電”等一系列與出行服務有關的項目。
而華為方面也不甘示弱,近日推出了“Petal出行”打車快應用,采用聚合打車模式,目前只在北京、深圳、南京等三個城市開放眾測,還無法在商城下載。
早前就有行業分析師認為,汽車互聯網生態布局中,出行地圖以及用戶大數據采集占比很高,這便意味著無論是車企還是互聯網公司,想要多參與汽車智能生態的環節,利用出行市場生態是極為正確的方向,而自家地圖的介入,又可提升應用精確性,加強汽車智能生態領域的發展。
互聯網、通訊巨頭紛紛下場,也讓如今滴滴后時代的出行市場顯得格外熱鬧。
所以即使滴滴實力不如過往,但老人常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新晉選手和老江湖之間,萬億賽道,誰主沉浮。
原文標題 : 滴滴“遲到的歉意”,消費者會買單嗎?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7月15日立刻參加>>> OFweek2023中國優.智算力年度評選
-
即日-8.8免費報名>> 《2023云計算與通信5G類優秀產品&解決方案合集》
-
8月28-30日立即報名>> 【線下展會】2023 WAIE 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展
-
8月28-30日立刻參加>>> 2023全數會-云計算與通信5G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捷配科技—云橋大會●工業互聯網峰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年終盤點】——2022年OFweek物聯網年終盤點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