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我國心腔內超聲(ICE)市場普及率低 未來市場增長空間大
國內潛在患者規模龐大,ICE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僅ICE導管這一市場空間便已達到百億級別。
心腔內超聲(ICE)是一種與心導管檢查相結合的超聲心動圖診斷新技術。ICE技術是通過將超聲探頭置于心腔內部,發射并接收超聲信號,來精確獲取心臟解剖結構、心臟血流動力學等信息的實時成像。與其他影像技術相比,ICE技術具有操作簡單、無輻射、安全性高、手術效率高、實用等優勢,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進步,ICE在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
目前ICE技術已被應用在左心耳封堵術、房顫射頻消融術、二尖瓣成形術、房間隔缺損封堵術等多種手術中,應用場景涉及到心臟電生理、結構性心臟病等領域,心臟電生理是其主要應用場景。ICE技術最早源于西方國家,其在歐美、日本等地區應用廣泛,相比之下,受限于成本、技術,ICE技術在國內普及率較低。
目前全球瓣膜病患者達到2.2億人,心源性卒中患者約1950.0萬人。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心源性卒中、結構性心臟病、二尖瓣反流等患者數量眾多,其中結構性心臟病患者約3000.0萬例,二尖瓣反流患者達到1000.0萬人以上。國內潛在患者規模龐大,ICE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僅ICE導管這一市場空間便已達到百億級別。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心腔內超聲(ICE)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在全球市場上,歐美企業憑借先發、技術、品牌等優勢占據ICE市場主要份額,如GE醫療、強生、雅培、西門子、飛利浦、波士頓科學等企業。在技術進步、相關企業積極布局下,ICE設備性能實現優化,三維成像應用占比提升,可視化、精準化、實時化、多功能化成為其重要升級方向。
從國內市場來看,由于起步晚、醫學技術落后,目前我國ICE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市場由國外企業占據主導地位,但在國產替代大趨勢下,霆升科技、賽禾醫療、冰晶智能、心寰科技等本土企業也積極研發ICE產品,并取得一定進展。如2022年3月,霆升科技成功完成國產化ICE首例探索性人體臨床試驗;2022年8月,賽禾醫療自主研發的ICE系統成功完成國內動物實驗,并正式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ICE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但基于國內龐大的結構性心臟病、心源性卒中患者,ICE臨床應用需求大,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廣闊。ICE市場吸引了眾多企業布局,國外企業憑借技術、品牌、先發優勢占據全球市場主要份額,相比之下,國內企業提升空間較大。
原文標題 : 【聚焦】我國心腔內超聲(ICE)市場普及率低 未來市場增長空間大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7月15日立刻參加>>> OFweek2023中國優.智算力年度評選
-
即日-8.8免費報名>> 《2023云計算與通信5G類優秀產品&解決方案合集》
-
8月28-30日立刻參加>>> 2023全數會-云計算與通信5G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夏弗納-適用于機器人行業的電磁兼容解決方案在線研討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OFweek 2023(第十二屆)中國機器人產業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3月21日是德科技—醫療電子設備三大測試的挑戰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