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起步跑!燃料電池乘用車全球前三季度銷售14400輛

2022-11-18 09:55
香橙會
關注

1

全球范圍主要氫能乘用車銷售情況

根據香橙會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9月底,今年全球范圍內共出售14,400輛燃料電池汽車(以Nexo、Mirai、Clarity等乘用車型為主),與去年同期13,075輛相比增長10.1%。

燃料電池汽車增長相對緩慢,與車企目前仍以純電為主要新能源車導向的戰略、原材料及關鍵部件的供應問題(尤其是半導體材料),以及俄烏戰爭等因素有關。

數據顯示,日韓品牌燃料電池乘用車仍然占據前三,總計售出10,787輛,占比74.9%。其他品牌總計售出3,613輛,與去年同期1,007輛相比增長258.8%,占比從去年的7.7%提升到今年同期的25.1%,可見其他品牌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方面的發力。

具體來看,現代的NexoⅠ2021款售出7,746輛,與去年同期6,859輛比上漲12.9%。豐田MiraiⅡ售出2,832輛,與去年同期5,007輛比下滑43.4%。本田Clarity售出209輛,與去年同期202輛相比小幅上漲3.5%(據悉本田Clarity去年8月開始已中斷生產)。日系燃料電池乘用車銷量下滑明顯系受國內汽車供應鏈問題、自然災害,以及其他世界范圍的不利因素影響。

數據來源:香橙會研究院整理,詳細數據咨詢香橙會氫能數據庫

2

主要整車企業氫能乘用車發展戰略及進展

主要海外品牌

日韓發展氫能的意愿一直非常強烈,且堅信氫燃料電池汽車將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方案,其在氫燃料電池乘用車方面的研發量產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2014年豐田發布第一代Mirai,續航可達700公里。次年10月,Mirai在美國加州開啟交付。截止到現在,累計銷售過萬輛。2021年12月,豐田發布第二代Mirai,續航里程增至900公里,提升30%。

德系品牌一直堅持兩條腿走路,在乘用車領域同時研發純電動及氫燃料電池汽車。其中,奔馳致力于氫燃料電池汽車30余年,并在2013年與福特、日產合作開發了GLC F-CELL。然而2020年4月,奔馳宣布將終止開發氫燃料電池乘用車。而大眾首席執行官迪斯也多次表示對氫燃料電池車的質疑。相比于其他德系品牌,寶馬對氫能汽車技術路線一直持開放態度。長期來看,氫燃料電池技術有可能會成為寶馬集團動力系統組合的第四大支柱,這種技術尤其適合BMW X系列大尺寸車型。

數據來源:香橙會研究院整理

自主品牌

政策引導下,中國燃料電池汽車以商用車為示范推廣的突破口。2022年9月底,上海已經有80輛燃料電池乘用車網約車落地運營。有消息顯示,上海后續還將落地超1000輛燃料電池乘用車。

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近年來各大整車廠陸續推出氫能乘用車型,并通過上線旗下網約車平臺或與地方政府合作等方式開展了示范推廣。

數據來源:香橙會研究院整理

3

發展趨勢判斷

世界各國堅決推進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氫能被寄予極高期待。其中,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下游關鍵應用場景之一及其具有的戰略產業性質被各主要氫能發展國家所高度關注。日韓、歐美,及中國在氫能相關產業規劃中都提到相關發展目標。

數據來源:香橙會研究院整理

目前,日本及韓國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已處于領先地位,兩個國家貢獻了幾乎所有燃料電池乘用車銷量。中國方面,因商業運營具有的相對固定線路、高頻補能需求等等原因將商用車作為前期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推廣的重點突破口,與鋰電車形成差異并行發展格局。

燃料電池乘用車的普及不會那么快,但開展氫能乘用車的示范推廣工作將利于整車企業實測數據積累進而推動技術迭代,同時也利于與氫氣制備、儲運,以及加氫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形成良性循環效應,此外也有利于憑借乘用車跟百姓日常生活的更高關聯性促進氫能及氫車的市場教育。

隨著自主品牌在燃料電池乘用車領域的研發及示范運營工作陸續推進,加之領先海外品牌逐漸進入中國市場開展燃料電池乘用車推廣工作將帶來的鲇魚效應(豐田和現代都有計劃年底在華銷售其氫能乘用車型),中國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市場的起步可能會加快到來。

       原文標題 : 全球前三季度銷售14400輛,燃料電池乘用車市場起步跑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氫能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

漂亮少妇被修空调侵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