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地網約車飽和,國產新能源車,將迎來大考驗
眾所周知,目前國產新能源汽車是真的崛起了,產銷量、出口量不斷的攀升。 按乘聯會的數據,4月乘用車市場銷量達163.1萬輛,而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達52.7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約為32%。 但是,在這新能源汽車不斷攀升的背后,我們要重視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么多的新能源汽車,很多其實是網約車
他,香港的隱形巨人,全球最會搞錢的工廠老板
香港沒有制造業,我不同意。 文 | 華商韜略 王洪臣 1985年的香港,世界船王包玉剛,正憑著世界第一商場“海港城”大收租金;七年前入主中華煤氣的李兆基,持有股權的市值
自動駕駛十大猜想:人類司機淪為無人駕駛平臺“肉身打工人”
文/曾憲勇 這一次咱們說一個有趣的猜測。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在電動汽車的車企從將新一代智能汽車賣給用戶的那一刻起,便開始通過互聯網后臺收集大量的運行數據,并通過互聯網與用戶進行隨時隨刻地溝通和支持
車機彈窗成常態,車企為了賺錢真是不擇手段?
這幾年汽車行業發展的方向十分明確,而在車輛電氣化的轉型主旋律之下,也催生出了許多與之相對的配套設施,例如尺寸巨大的中控屏以及十分智能的車機系統。在這短短幾年的時間里,汽車產品所配套的中控屏越來越大,在面積加大的同時車企們也都使出了渾身解數,讓車機屏幕的智能化水平有所提升
宇通集團要約收購的背后玄機
近日,宇通集團旗下的兩家A股上市公司——宇通客車和宇通重工同時發布了關于公司實控人變更和因實控人變更觸發的全面要約收購的公告。簡單來說,就是湯玉祥、宇通集團等為主體的大股東向除其之外的其他所有股東發了一張“大字報”,說想要買宇通客車和宇通重工的股份,有多少就買入多少,來者不拒
汽車元宇宙,從馬力到算力的“狂飆”
電視劇《狂飆》火了,除了強哥、安欣、大嫂等角色和劇情外,劇中的不少細節也被網友們拿來調侃。有人說,2021年是劇中重要的時間線,但最能代表時代背景的新能源汽車卻一輛都沒出現,要知道,2021年可是新能源汽車的爆發之年
理想距離全球領先人工智能車企有多遠?
【藍科技觀察】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理想汽車似乎迎來了自己在造車新勢力中的高光時刻。一月底,李想給理想汽車發了一封全員信,表示在2022年12月理想汽車剛剛創下了單月最高交付紀錄,憑借21233輛的月度銷量成為三大造車新勢力中首家月銷售突破兩萬輛里程碑的品牌
合資車減配割韭菜一直存在,為何近年來國人對此愈加憤恨?
懂車的朋友都知道,合資車在中國減配得十分嚴重。特別是主流合資品牌,憑借自己的品牌優勢和龐大的市場保有量,都在減配上面大做文章,國內汽車市場由此也陷入了一個“賣得越好,減配越嚴重”的怪圈。就拿上汽大眾來
ChatGPT概念炒得火熱,能否給汽車行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2月7日,百度官方發布類似ChatGPT技術的新項目定名“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3月份完成內測,面向公眾開放。受此消息影響,百度美股市場大漲12.18%。ChatGPT的火爆引發全球關注,僅用了兩個月就達到1億活躍用戶數,成為史上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程序
汽車工業百年巨變:新王是什么樣子?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作者愚老頭,在雪球設有同名專欄。最近一段時間,關于新能源車取代燃油車,以及新能源車未來將如何演繹這一類的文章,挺多的。 這些文章的內容可能五花八門,但主題都是一個,燃油車江河日下,新能源車百花齊放
自動駕駛卡車進入大浪淘沙時代
本文來源:智車科技/ 導讀 /自動駕駛卡車創企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的困難。即將進入優勝劣汰的關鍵時間段,比的不僅是自動駕駛技術突破,還包括企業經營能力。并不是所有今天的玩家都能最終幸存,自動駕駛卡車陣營即將迎來劇變
蔚來發布春節換電報告,暴露用戶隱私數據令人擔憂
2月6日,蔚來汽車對外發布《2023春節高速公路換電服務報告》,報告顯示在1月13日至2月5日期間,蔚來累計提供 1,245,095 次換電服務,其中高速公路免費換電 372,324 次。在春節前,蔚來就宣布了這段時間是免費為車主提供換電服務,此項舉措是很值得點贊的
自動駕駛開年“狂飆” 小鵬理想毫末等打響開年第一槍
本文來源:智車科技/ 導讀 /在汽車智能化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自動駕駛絕對是當仁不讓的核心,大批的行業領導者們早已率先布局,期待乘上這股數字化出行革命的東風。在國外,特斯拉已經用實際行動率先證明了純視
限制激光雷達出口,是中國要卡歐美脖子,還是保成本優勢?
限制技術出口,但產品可以出海,中國要用激光雷達卡歐美自動駕駛脖子?美媒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切斷美國供應商與中國華為公司之間的所有聯系。已經在5G芯片領域,華為已經被美國卡了脖子,新款旗艦手機只能使用高通的4G芯片,而上面這條新禁令如若實施,高通和英特爾將“斷供”,短期內華為又會面臨新的危機
從4G63到DM-i,中國品牌讓世界“滿江紅”
導語Introduction從買核心部件到自主研發核心技術,中國汽車品牌已經從技術的吸納方變成了輸出者,并且有了技術上的優勢,自主品牌也在積極走出去,讓中國紅在全球綻放。作者丨鄧勇拓責編丨楊 晶編輯丨朱錦斌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二手車價格崩盤,車販子的“快錢”掙到頭了?
2022年,是汽車市場具有深遠意義的一年。新能源汽車的熱潮,加劇了燃油車市場的飽和狀態,大量全新燃油車被打折銷售。覆巢之下無完卵,二手車市場同樣遭遇了價格危機,2022年的二手車價格相比之前大打折扣,車販子面露難色
平均每天有11家經銷商退網,失去人心的4S店還能起死回生?
1999年3月26日,廣州白云區黃石東路448號,“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在這一天,廣州本田(后更名為廣汽本田)汽車公司第一特約銷售服務店隆重開業,這也是國內汽車史上的首家汽車4S店,標志著中國汽車市場邁向了一個新時代
美國人鐘愛的皮卡,為何在國內賣不好?原來是因為這個!
2022年國內汽車市場銷量突破2686萬輛,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以1363萬輛車的銷量成績位列第二。不過就整體銷量對比,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了,但是今天我們不是來討論銷量,而
資訊訂閱
-
速科德Kasite 汽車配件自動化切割鉆孔去毛刺 高精度機械加工
2022-11-01
-
汽車行李架如何去毛刺?多款機器人去毛刺加工方案
2022-10-26
-
汽車密封條排氣孔鉆孔用德國Kasite高速電主軸
2022-08-30
-
汽車「內外飾零部件」機器人加工工藝技術方案
2022-08-15
-
[取代龍門加工中心]機器人領引汽車鋰電池托盤加工新趨勢
2021-12-31
-
天馬劉金權:車載顯示未來七大趨勢
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