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經銷商庫存指數出爐,車市升溫但經營依然壓力山大
在經歷了3月“價格戰”,與4月上海車展的喧囂后,中國車市在進入5月后,正在逐步放緩“步伐”。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今年5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5.4%,數據仍然位于榮枯線之上,但相比4月份已呈現出5.0%的環比下降。
如今,隨著車市即將進入傳統銷售“淡季”,盡管流通行業景氣度出現好轉,但經銷商的經營壓力依然不小。
整體市場需求溫和回升
隨著“價格戰”的退去,車市前期積壓的市場需求有所釋放。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5月1日至28日,乘用車市場零售139.2萬輛,同比去年增長19%,新能源市場零售48.3萬輛,同比去年增長82%。并且,國六B過渡政策出臺后,汽車終端價格總體恢復穩定,消費者觀望情緒改善顯著。
流通協會指出,5月各地營銷活動啟動,部分省市繼續發放消費劵或出臺購車鼓勵措施,廠商也紛紛推出限時購車優惠政策,經銷商門店客流、訂單等指標有所提升,整體市場需求溫和回升,綜合預計5月份乘用車終端銷量在175萬輛左右,環比繼續小幅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符合國六b排放標準的在售車型已超過400余款,但市場中仍保有大量尚未達標車型待出售。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指出,經銷商庫存周期通常保持在在40-50天左右,因此經銷商和廠家最晚需要在五月中旬開始清理國六B非RDE車型庫存,而集中清理庫存可能帶來市場劇烈波動。
而對于6月市場走勢,流通協會也預計受到農忙時節,以及天氣轉熱等因素影響消費者到店購車,加之5月各地車展透支了部分市場需求,6月車市整體仍將保持企穩走勢,銷量與5月相比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增長。
轉型新能源品牌或成最優解
盡管車市在5月已進回暖,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也表示,經銷商經營狀況恢復不及預期。
具體來看,盡管訂單及成交量改善,但新車讓利幅度大,單車毛利走低。并且,臨近半年任務考核節點,經銷商補庫動力較強,導致資金緊張矛盾更為突出。不過隨著國六B非RDE車型設置半年銷售過渡期政策落地,將有效緩解經銷商去庫壓力,有利于穩定汽車終端價格,減少經銷商經營壓力。
除了政策性因素外,經銷商在經營模式上的轉型,也成為了能否順應市場表化的重要條件之一。在《2023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發展狀況與綜合評價》報告中顯示,近年來經銷商對于品牌結構的調整已成為談論最多的話題。
目前,不少大型經銷商集團已經開始放棄一些不盈利的品牌,轉而“擁抱”新能源,而且迭代的速度在不斷增快。數據顯示,2021年在國內百強經銷商集團新開門店中,豪華品牌占據了52%份額,而新能源品牌僅為15%。但在2022年,這一數據則出現了對調,新能源品牌份額已達到了45%,而豪華品牌則為23%。
北京某美系豪華品牌經銷商高管告訴“汽扯扒談”,目前受到前期“價格戰”的影響,店內多款車型均有較大優惠幅度,但受制于品牌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較少,短時間內盡管還能夠保持盈利,但未來也不排除向新能源品牌轉型的可能。
由此可見,結合今年前5個月銷量表現,經銷商仍將面臨“價格戰”所帶來的影響和市場壓力,但這些并不會改變今年車市全年增長的基本面。對于經銷商來說,盡管新能源市場的火熱帶動了消費與盈利的雙向增長,但在轉型過程中,仍需要找準定位,及時調整品牌和區域結構,才能最終實現規模與盈利的最佳平衡。
原文標題 : 5月經銷商庫存指數出爐,車市升溫但經營依然壓力山大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6月26-30日預約席位>> 【線下會議】SiFive RISC-V 中國技術論壇三城巡講
-
即日-6.30火熱申報中>> 維科杯(第二屆)儲能行業年度評選
-
即日-6.30立即報名>> 物聯網與人工智能行業年度評選
-
7月18日預約直播>> 【在線研討會】ST MEMS傳感器的SFLP和ISPU助力低功耗應用
-
8月22日預約席位>> 【線下會議】艾睿電子技術解決方案展 2023
-
8月28-30日立即報名>> 【線下展會】2023 WAIE 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展
推薦專題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