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第一股凌雄科技上市,京東、騰訊等長期看好
“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第一股”凌雄科技(小熊U租)于昨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本次上市,凌雄科技的IPO發行價為7.60港元/股,募集資金凈額約為3.372億港元,上市時的總市值達到26.85億港元。
特別說明的是,凌雄科技在香港公開發售反響熱烈,共有超過9600份有效認購,超額認購5.16倍。數據顯示,凌雄科技在IPO階段的認購參與人數破10月份以來紀錄新高,遠遠超過上市首日大幅上漲的巨子生物(約5450份有效申請)。
自成立以來,凌雄科技通過推動綠色經濟及共享經濟,助力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其IT設備全生命周期的利用率,為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業務注入社會價值。
基于凌雄科技的優異表現和對其未來成長空間的看好,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深圳市引導基金及深圳市國資委下屬高新投、京東、騰訊、聯想等也紛紛加碼參與投資,凸顯了對凌雄科技的認可和肯定。
凌雄科技的成功上市,是市場對其業務模式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以及對其市場發展前景給予充分肯定。借助資本力量的凌雄科技必將如虎添翼,發展之路也將愈走愈寬,繼續領先市場。
一、萬億賽道,霸居榜首
凌雄科技成立于2004年,以電腦組裝服務及二手個人電腦銷售起家,后發展成為一家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主要在中國從事向IT設備經銷商銷售翻新淘汰IT設備,以及向中小企業提供設備及IT技術訂閱服務。
據灼識咨詢的資料,凌雄科技是中國首家打造了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業務模式的公司。2019年,凌雄科技成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成員,并于2021年入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簡單而言,凌雄科技的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直接解決企業在IT設備采購、維護、管理及淘汰處置過程中面臨的痛點,緩解其一次性購買IT設備的巨大資金壓力、技術支持響應慢、IT設備管理靈活性不足及IT設備利用率低等問題。據招股書顯示,凌雄科技的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幫助企業三年期間內將運營成本降低約10%~30%。
近年來,中國政府大眾創新及相關利好政策的實施已增加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數量,帶動IT開支的增長及數字化需求的增加,導致中國IT設備服務市場快速增長。目前,IT設備全生命周期(包括采購、維護、管理及處置)已成為高效及有效運營輕資產辦公室的關鍵。
中國的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市場在過去五年中取得令人矚目的增長。以收入計,整體市場規模已從2017年的102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345億元。隨著企業對IT設備的持續投資及辦公靈活性的深化,預計未來幾年中國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市場將迎來更快速增長,于2026年將增至1382億元,2021年至2026年預期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2%。
這意味著,凌雄科技處在一個五年翻四倍的千億賽道,前景廣闊毋庸置疑。
然而,中國的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市場高度分散,由大量小規模的區域性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組成,僅有少量頂尖參與者的收入超過5億元的門檻。大體上,這些供應商可分為四個梯隊,而凌雄科技處于第一梯隊,引領行業發展。
2021年,按收入計,業內前五大市場參與者占總市場份額的約7.2%,其中凌雄科技的收入13.3億元,占總市場份額的約3.9%,超過第二至第五的總和,以絕對領先霸居榜首。
從過去數年的表現來看,作為中國最大的企業級IT設備回收業務供應商,凌雄科技保持了穩健較快的成長,尤其是在2019年開啟數字化戰略以來,不僅提升了自身的運營和服務效率,更為大量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了“凌雄經驗”。
據招股書顯示,凌雄科技營業收入從2019年的5億元增至2021年的13.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63.1%。也就是說,凌雄科技營收在短短三年間翻了2.7倍,增速遠高于行業老二易點云。
按業務范圍劃分,凌雄科技的主要收入來源為設備回收收入、設備訂閱服務和IT技術訂閱服務,2021年各部分業務對收入的貢獻率分別為69.4%,20.0%和10.6%。在業務運營過程中,凌雄科技的設備管理SaaS作為連接設備回收業務、設備訂閱服務及IT技術訂閱服務并增強用戶黏性的橋梁。
可以看出,設備回收業務是凌雄科技最主要營收來源。具體業務模式是,公司從企業購買淘汰IT設備,并在翻新后用于公司的設備訂閱服務或通過公司的專有報價平臺銷售。
此外,設備回收還是凌雄科技最主要的客戶引流來源。該業務覆蓋互聯網top100中的70%企業,包括百度、騰訊、阿里、京東、頭條、小米、華為等。對此,凌雄科技創始人胡祚雄曾提到,“這正是因為互聯網行業數字化程度更高,更能識別到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精益效應”。
2021年,凌雄科技整體KA客戶增長率接近55%,KA客戶的留存率超過85%。
之所以客戶遍天下,主要源于凌雄科技18年來積累起來的全國二手電子設備經銷網絡(本身在二手機銷售14年前就已經做到了全國最大)以及電子設備的檢驗、翻新與管理能力。依靠回收能力,使凌雄科技能夠切入合作大量的KA大客戶,然后從設備回收轉化為設備及IT技術服務訂閱,最終實現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業務模式的閉環。正是憑借良好的客戶基礎及留存率,凌雄科技的業績規模實現高復合增長。
從賬面來看,凌雄科技所呈現的“虧損”主要由公允價值變動等因素導致。也就是說,這并不是凌雄科技真實經營導致的。事實上,這種情況很常見,此前美團、小米上市時也如此。
經調整后,2019年至2021年凌雄科技的EBITDA分別為0.37億元、1.6億元及2.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46.6%,增長超6倍。從這個角度來看,凌雄科技已經實現了連續盈利,且規模持續高速增長,盈利能力突出。
此外,2019年至2021年凌雄科技經營性現金凈流入分別為0.59億元、1.10億元、2.79億元,未來隨著收入規模擴張,規模效應凸顯,未來商業空間可期。
三、投資者陣容豪華,均高度看好凌雄科技發展前景
憑借“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第一股”的光環,凌雄科技在資本市場上收獲頗豐。
自2018年5月以來,凌雄科技3年內完成8輪融資,融資速度在業內遙遙領先。
不僅融資速度快,而且投資者陣容豪華。
目前凌雄科技的股東結構以產業投資人+政府基金為主,均已公開披露承諾上市鎖定期,表示對凌雄科技長期看好與持有決心。其中,產業投資人包括:騰訊、京東、聯想等;政府基金包括:財政部旗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深圳市引導基金、福田區引導基金以及深圳國資委下屬的高新投集團等。
如此豪華的投資者陣容,如此青睞并密集戰投凌雄科技,其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呢?從目前擔任凌雄科技董事的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企業業務事業部總裁李靖,曾經接受媒體采訪時的回復中,或許能找到答案。
李靖曾表示,凌雄科技是京東企業業務“企服新時代 智鏈新生機”的重要生態合作伙伴,完善了京東企業采購服務場景,是京東從賣設備,向賣服務的轉型。京東企業業務不斷為企業客戶創造價值、助力大中小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創新發展。凌雄科技的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解決方案,是京東企業業務“四個數智化”采購全生命周期數智化、運營管理數智化、場景服務數智化、資產管理數智化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租賃的方式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成本30%以上!拔覀儓远ǹ春酶栊劭萍嫉膽鹇院献鳌。
另外,生態平臺的打造也是凌雄科技的重要亮點。投資者或許只看到凌雄科技的股東陣營明星云集,但事實上早于2019年凌雄科技就與京東、聯想及惠普建立緊密的戰略業務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攜手一起打造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生態圈。
背靠這些科技公司,凌雄科技獲得很多資源。胡祚雄表示,“通過和京東、騰訊、聯想等股東在業務、生態上的協同聯動,包括京東的渠道生態、物流能力;騰訊的流量優勢、云服務;聯想的產品生態等等,公司在資金、資源等方面獲得的助力,讓公司形成了更強的規模性效應,極大加速了業務增長”。
身處一片藍海的中國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市場,凌雄科技憑借規模優勢和不斷延伸的應用場景,有望未來進一步受益于滲透率與市場集中度的雙雙提升,上市后的二級市場的表現值得期待。
原文標題 : 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第一股凌雄科技上市,京東、騰訊等長期看好

最新活動更多
-
12月31日立即參與>> 【100%中獎】有獎競答轉轉樂
-
11.29-12.2立即報名>> 【在線峰會】Keysight World:全球創新云峰會
-
12月22日馬上報名>> 【第二期】工程師系列在線大會-工業電子技術在線會議
-
12月22日立即報名>> 【線上直播】中國制造——企業出海數字化論壇
-
12月31日立即下載 >> 邊緣計算軟硬件一體方案賦能智能交通應用白皮書
-
12月31日立即下載 >>> 邊緣計算軟硬件一體方案賦能醫療應用白皮書
推薦專題
-
7 百度邊止血邊擴張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