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小馬智行,被自動駕駛寒冬侵襲
作者|夏言
近日,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傳出人員調整的消息。在網友上傳的截圖中,裁員會涉及小馬智行整個上海的data部門。
不過隨即,小馬智行就向媒體表示,“目前小馬智行在進行業務架構調整,屬于人員正常流動。目前公司財務狀況良好,業務運轉正!。
自去年8月赴美上市擱淺,自動駕駛的獨角獸小馬智行就陸續曝出了“壞消息”:一方面面臨多位核心技術人員選擇離職創業,另一方面自動駕駛行業融資已變得困難。
前不久,國外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rgo AI就官宣倒閉,裁員、高管離職、股價暴跌等消息籠罩自動駕駛創業公司。行業寒冬期,獨角獸小馬智行能否成功突圍?
“裁員”
“很遺憾,我們準備裁掉上海的data部門!苯,網傳小馬智行也開啟了人員調整。
朋友圈截圖顯示,“裁員從下午一點半開始,三點左右簽完合同,領完補償金,給了n+1補償金和當月社保。四點半走人,也不用交接工作!痹撁麊T工感慨:“流程之快,以至于還沒回過神就結束了!
據該網友猜測,裁員原因是組織架構變動,也可能是公司為了節衣縮食。此次人員調整波及城市包括上海、廣州和北京。
對于這次裁員的真實性,脈脈上不少認證為小馬智行員工的網友稱:“對于這次謠言,我來澄清一下,這不是謠言!
根據目前信息來看,此次調整也波及到了應屆生,有脈脈名為“在南京逛脈脈的克萊拉”的網友表示:“校招算法入職(小馬智行)四個月,今早被通知last day!辈⑻嵝汛蠹摇氨M量避坑”。
在該帖下方回復中,有小馬智行認證員工表示身邊有類似經歷。
據了解,此次人事震蕩還涉及地圖等部門,位于美國加州研發中心的地圖負責人馮一也已離職。
據36氪報道,小馬智行基礎架構與數據(Infrastructure & Data)部門人員優化比例達 50%,其中隸屬該部門的上海 Data 部已經被解散。
對此,小馬智行向媒體證實,“目前小馬智行在進行業務架構調整,屬于人員正常流動。目前公司財務狀況良好,業務運轉正常!
事實上,自去年8月赴美上市擱淺后,小馬智行面臨更艱難的挑戰:一方面多位核心技術人員選擇離職創業,另一方面自動駕駛行業融資變得困難。
11月1日,小馬智行CEO彭軍發了一封內部全員信,稱:“公司必須進一步提升效率,保持足夠的靈活度和敏捷度,以最佳的狀態應對市場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發布全員內部信的當天,小馬智行還宣布了將和三一集團進一步深化合作,打造高端智能重卡。
目前,自動駕駛行業遭遇寒冬。
前不久,國外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rgo AI就官宣倒閉,員工也被遣散。10月初,全球汽車激光雷達鼻祖Ibeo宣布申請破產。10月31日,自動駕駛重卡企業圖森未來股價大跌近46%。數據顯示,自動駕駛公司Aurora Innovation、TuSimple Holdings和Embark Technology今年以來股價均下跌了80%。
除此之外,2021年估值一度超過300億美元自動駕駛公司Cruise,也在今年3月遭到了軟銀的拋離。
此前,Waymo還面臨高管團隊大規模辭職,僅去年一年,就有CEOJohn Krafcik 、 CSO DeborahHersman 、 CFO GerDwyer 等五名高管相繼離職。
小馬智行那7年
和當下的寒潮不同,時間撥到四五年前,自動駕駛賽道還是另外一副火熱光景。
2015年,百度正式將無人駕駛列為了獨立的事業部。同一年,Uber也開始布局自動駕駛業務。
2016年,中國的共享出行公司滴滴組建自動駕駛公司;Cruise被通用汽車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也是在這一年,連續11年Google全球編程挑戰賽冠軍樓天城和曾任百度自動駕駛首席架構師的彭軍一拍即合,創立了小馬智行。頂著“天才”光環的小馬智行,直接跳過L2、L3級,向L4級自動駕駛技術進發。
2017年,英特爾以63.54美元/股的價格收購視覺方案供應商Mobiley,正式入局自動駕駛。
2017年左右正是自動駕駛群雄崛起的年代,目前自動駕駛領域的核心力量,基本上都是在這幾年間迎來快速發展的。
2018年,自動駕駛投融資事件達到高峰,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投融資事件達78起,披露投融資總金額高達811.0億元,是過去十年中披露金額最大的一年。
那一年,小馬智行分別完成了1.12億美元的A輪和1.02億美元的A1輪融資。
在當時,小馬智行備受追捧,當時有報道稱“小馬基本只跟機構大佬對話。沒有300萬美金,不太可能做進一步溝通”,很多資本都吃過其閉門羹。
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小馬智行共獲得了8輪融資,在今年3月份的D輪融資首次交割之后,整體估值達到85億美元,遠高于同行。
除了融資順利,小馬智行的“牌照”也拿的順利。僅成立半年,小馬智行就獲得了加州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開啟公開道路測試。
獲得加州許可證后僅一年,小馬智行又拿到了北京市政府頒發的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許可。
該牌照被稱為全球最難拿到的路測牌照。小馬智行和自動駕駛領域的“黃埔軍!卑俣饶玫搅耸着普,截至目前,也僅有4家企業獲得了北京T3路測牌照。
不過,今年5月,由于此前的碰撞事故,小馬智行加州自動駕駛測試牌照被吊銷。
商業化難題
小馬智行目前的商業模式主要來自Robotaxi和Robotruck兩大市場。
Robotaxi領域,除了上述的兩個牌照,今年4月,小馬智行宣布獲得了廣州市2022年的100個出租車運力指標。
Robotruck方向上,11月1日,小馬智行宣布與三一重卡合作打造的首批自動駕駛重卡在長沙正式下線,首批交付30輛。
不過,小馬智行目前還處于給商業化鋪路的階段,至于完全可盈利的商業化路徑,小馬智行還未找到。
“商業化”成了懸在高階自動駕駛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目前來看,L2級輔助駕駛已經實現大規模應用,但L3及以上的高階自動駕駛依然面臨著商業化難題。
百度Apollo乃至百度整個自動駕駛業務至今都仍未給公司帶來利潤,百度公司最高管理層曾對媒體表示,“已經在這個領域做了 7 年,還沒有賺錢!
前華為智能汽車智能駕駛產品總監蘇箐也曾公開表示:“現階段做Robotaxi的企業都得完蛋。Robotaxi是結果而不是商業目標,中國市場打車體驗已經很好,自動駕駛并不會讓這個體驗更好!
自動駕駛還面臨政策、成本、安全等問題。自動駕駛企業現階段還沒有實現全道路覆蓋,在不同的道路場景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在政策上,自動駕駛汽車仍缺少相關法規規定,明確牌照要求、路權歸屬、事故責任劃分、保險政策,自動駕駛缺少商業化的前提條件。
另外,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成本過高。自動駕駛車型價格相比網約車要高很多,蘿卜快跑所使用車型的價格是曹操出行的三倍左右。
此外,Robotaxi的運營收費大約比普通網約車高出30%-60%。高企的價格很難迅速在市場形成規模效應。
由于當下L4級自動駕駛在商業化進程上的前景不夠明朗,幾乎所有的高階自動駕駛玩家都開始“降維”到量產車,開啟L4向L2+的轉型。
原本聚焦在Robobus領域的輕舟智航,推出了面向主機廠的前裝量產解決方案;以Robotaxi起家的文遠知行則是獲得博世投資,將聯合開展應用于乘用車的L2-L3級自動駕駛軟件的開發。
在宣布放棄Argo AI之后,福特和大眾決定停止Argo AI的投入,轉而集中資源做L2+和L3智能駕駛的開發。
不過,小馬智行卻是其中的少數派,彭軍認為,通過做量產的輔助駕駛逐漸實現 L4 自動駕駛,“幾乎完全不可能”。
目前,雖然裝載輔助駕駛的乘用車已經大規模量產,但質量問題卻頻頻發生。
近日,廣東潮州一特斯拉失控致2死3傷。涉事車主朋友稱,事發時車主正準備在自家店鋪前停車但“剎車變硬”。特斯拉回應稱,后臺數據顯示車主全程沒有踩剎車的動作。
今年7月,知名藝人林志穎駕駛特斯拉Model X自撞意外事故,車輛瞬間起火燃燒。
8月,一輛理想ONE在某高速路上徑直撞上停在路邊的工程車輛,事發時駕駛人開啟了ACC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輔助功能。同月,浙江高架上,一輛小鵬P7沖向了前方停在路上的故障車輛,導致一名男子身亡。
在產品盒子真正打開前,高科技公司很難對外具體說出自己的產品落地的時間和細節,外界也難以進行評估和想象。行業寒冬,小馬智行還在尋找落地的方向和機會。
此內容為鞭牛士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原文標題 : 獨角獸小馬智行,被自動駕駛寒冬侵襲

最新活動更多
-
12月31日立即參與>> 【100%中獎】有獎競答轉轉樂
-
12月22日馬上報名>> 【第二期】工程師系列在線大會-工業電子技術在線會議
-
12月22日立即報名>> 【線上直播】中國制造——企業出海數字化論壇
-
12月31日立即下載 >> 邊緣計算軟硬件一體方案賦能智能交通應用白皮書
-
12月31日立即下載 >>> 邊緣計算軟硬件一體方案賦能醫療應用白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峰會】Keysight World:全球創新云峰會
推薦專題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